年度工作會是各地發行集團總結過去一年發展,謀劃新一年工作的重要活動,也是前瞻新華書店未來發展的重要風向標。圍繞發行集團年度工作會,商報每年均推出專題報道。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增強文化自信,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圍繞著新的發展使命,在“全民閱讀”連續10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等政策利好之下,發行集團在2023年將有哪些新戰略、新作為、新方向?商報再次聚焦發行集團年度工作會,推出專題報道,管窺各地發行集團2023發展新趨勢。
湖北省新華書店(集團)
制度化 專業化 平臺化 創新轉型發展方向
2023年,湖北省新華書店集團將堅持以黨的建設為統領,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抓手,以團隊建設為重點,打贏高質量發展、合規發展、運營能力提升、信息化驅動“四大攻堅戰”。
一是強化教育服務,促進教育服務能力提升。推動從傳統的“訂單式”征訂向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的教育服務模式轉變。整合出版內容資源、完善產品體系、優化服務方式,帶動課后服務系列產品;全面開展課后服務培訓和課后服務活動成果展評活動,以“產品+服務+活動”的嵌入式、一體化解決方案滿足各地教育服務需求。
二是提升運營能力,打造全渠道營銷體系。首先,進一步強化實體書店運營管理。針對門店客流量不足、客單價較低、轉化率不高等問題,通過內外資源重組、管理評價重塑、運營架構重做,進一步推進門店產品體系、管理體系、體制機制變革。圍繞“文化+”“圖書+”推動跨界融合,以專業團隊管理、文創自主研發、多方渠道拓展,快速推進門店零售業務發展。其次,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營銷服務體系。以“線下實體門店+線上網店”“書店+微店”的全渠道、立體化運營格局,實施微商城分銷制,建立分銷體系;加大定制產品合作力度,聚焦文教、少兒、學生閱讀類,精準打造定制產品體系。最后,不斷創新招商運營新業態、新生態,圍繞“圖書+”快速形成適應線上線下互融互通、普適性強、覆蓋面廣的經營業態,強化品牌合作,聚集優質供應商,拓展一批高品質的文化消費產品線。
三是圍繞服務“大文化”“大教育”,加速產業鏈延伸拓展。圍繞“教育+”“文化+”和“書店+”,加快推進產業鏈延伸和拓展。在教育服務領域,構建覆蓋幼教、義教、職教、高教的全學段、全渠道教育服務體系,全面推進K12階段數字化教育產品和服務體系建設。在文化消費領域,聚焦政企服務能力提升,整合產品、渠道、客戶等資源,緊盯團供館配,做大政企業務。加快推進實體書店轉型升級,積極推進市州書城重點項目建設,加快縣級新型中心門店轉型升級,持續推進校園書店發展。
四是提升數字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強化基層基礎保障。加快數字化營銷平臺建設,持續推動營銷方式和服務模式向數字化轉型。加強內部管理領域的信息技術運用,以數字化運營提升信息化運營和精細化管理水平,加大信息化管理平臺開發和應用。加快現代物流體系建設,打造智慧物流園區、電商物流基地和館配現采基地,提升供應鏈服務能力。
五是抓好人才團隊建設,鍛造高素質干部隊伍。圍繞打造專業化的隊伍,廣泛開展業務技能大賽、新媒體營銷比賽等,系統化舉辦線上與線下、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培訓,提升團隊市場化、專業化、標準化服務水平;創新分配和考核新機制,全面調動積極性;加強全員學習培訓,全面提升綜合能力;加強干部梯隊建設,統籌使用好各年齡段干部,形成老中青相結合的干部梯隊。
六是堅持黨建引領和從嚴治企,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深入推進清廉企業建設,推動黨建和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營造風清氣正、比學趕超的浩然正氣,充分激發員工干事創業熱情。
七是提升精細管理水平,堅定不移強管理、防風險。強化制度體系建設,提升內控管理規范化水平,加強重點領域監管,提升制度執行的剛性約束力。
回望2022
2022年,湖北新華經營指標再創新高,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拓展延伸教育服務產業鏈,在大中專、幼教等領域深度挖潛,打造“產品+服務+活動”服務新模式;打造了專業教育信息化服務團隊。推出湖北新華、新華文教、新華清倉“一主兩副”抖音平臺矩陣,打造“微店+微信社群+短視頻+公眾號宣傳”微生態圈;通過“自建團隊+達人帶貨”拓展全媒體平臺會員,提供精準會員服務。謀劃實施教育服務平臺、全渠道營銷平臺等信息化項目。主動切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探索公共圖書館“館店融合”運營新模式,服務基層黨政機關取得新成效。持續加強人才團隊建設,常態化舉辦培訓活動提升服務能力,員工隊伍年齡和學歷結構進一步優化。
江西新華發行集團
穩根基 拓多元 數字賦能實現新升級
2023年,江西新華發行集團辯證看待“!迸c“機”、科學把握“時”與“勢”,克服外部壓力帶來的不利影響,把握多重疊加的優勢機遇,推動整體經營穩中有進。
一是守土擔責,穩固主業根基。抓好2023年春、秋兩季中小學教材征訂發行各項工作,加快推進2023~2025年義教教材單一來源采購工作的落實落地;重點抓好市場化高中選修教材及高中地方教材《心中有首家鄉的歌》的營銷推廣,加強與各地教育部門、學校的溝通,進一步推進教參掛圖及相關配套教學產品的發行;以“本版為主、外版為輔”為銷售原則,設立專人負責學前教育板塊工作;抓牢中職教材發行市場,不斷擴大市場份額。
二是守正創新,拓展多元業態。搶抓研學實踐黃金期,重點打造廬山西海綜合實踐特色研學基地項目,進一步擴展江西研學基地、營地及勞動實踐教育市場。提升教育培訓附加值,拓展托育和職業教育,提高場地利用率;以“名校+名盤”方式開發教育地產。推進新華聯合物流中心增長級,不斷發揮強大的供應鏈服務能力和運輸管理系統。抓好保險經紀發展穩定期,進一步推動保險經紀項目探索戰略轉型。擴大“人教暢讀”點讀筆銷售。拓展課后延時服務產業鏈,配合新成立的“教育新業態拓展部”,積極開展課后延時服務、心理健康、人工智能和智慧閱讀等。創新教育裝備發展新模式。加快《中小學生素質教育課程包》項目進校園。做大文教用品經營中盤商。
三是數字賦能,強化轉型升級。2023年是“江西新華在線”搭建平臺、試點推廣的關鍵一年,各分公司將持續跟進抓落實,確保項目落地見效。建設智慧倉儲物流,做好璜溪園區1號車間重建項目的基建施工等工作,全力抓好南昌、九江、撫州、上饒、宜春、景德鎮物流基地運行。推進新華云融合發展,扎實推進招生報名系統標準化、云平臺6.0建設、高質量作業系統升級、教師發展平臺上線、推出TOC系列產品和服務場景。發展數字化教輔業務,各級分公司要高度重視、積極嘗試,配合學校開展征訂。推動物聯網RFID技術應用。
四是創新機制,激發內生動力。建立比學趕超機制,繼續推進“營造一流環境、力創一等工作”主題活動。對標優秀兄弟單位做好線上線下一般圖書經營、線上教輔發行等。構建“四降一增”落實機制,強化應收賬款管理工作,落實全面預算管理,持續推動合資企業規范管理。完善選人用人機制,加大引、育、用、留力度,建立各類人才信息庫,建立和完善人才管理制度,營造人才成長環境。調優綜合考核機制,科學制定各分子公司綜合考核方案,以業績論英雄、定薪酬、排座次、給待遇,突出結果運用,突出分類考核。提升“三制”運行機制,學習先進經驗,積極賦予市場表現好的“三制”機構更加靈活的經營決策權、人員使用權、薪酬自主分配權等,加大“三制”機構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和推廣力度。優化文化陣地建設機制,以新型時尚悅讀空間項目建設為重點,不斷推進倉儲用房建設,多方式積極參建城市書房和運營悅讀空間。推行壓減層級管理機制。根據江西出版集團、中文傳媒改革創新攻堅三年行動的要求,直面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敢破敢立,以改革再出發的姿態,落實“兩年縱深推進”的攻堅目標,聚焦六大改革任務,壓減企業層級管理任務,實現保有6個層級的目標,為縱深推進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動力。健全風險管控機制,深化風險防控意識。筑牢平安建設責任機制。夯實從嚴治黨保障機制。
回望2022
過去一年,江西新華按照“新華+”六大發展戰略部署,統籌推進戰疫情、穩增長、防風險、保穩定等各項工作,圓滿完成各項任務指標,持續實現主業增長,穩步推進多元業態,分/子公司總體情況穩中向好發展,創利創收能力繼續增強,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總體經營情況繼續高于全國同業平均水平。政治讀物發行主陣地不斷夯實,課前到書政治任務圓滿完成,教輔經營格局穩固提升,新華文化綜合體等重點項目建設取得攻破,“人教暢讀”點讀筆項目、廬山西海綜合實踐特色研學基地營地及勞動實踐基地戰略合作項目、“智慧作業”錯題本打印項目、課后延時服務項目等多元發展逆勢而上,完成11家新型時尚悅讀空間建設、參建城市書房25家,賣場面積增加5.33萬平方米。
山西新華書店集團
提能力、調結構 實現服務新升級
2023年,山西新華書店集團將按照山西出版傳媒集團“1266”工作思路,突出做好強黨建、穩主業、調結構、促轉型工作,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改革和穩定,有效防范化解各類風險,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一是全面學習把握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山西出版傳媒集團黨委“六學六到位”部署要求,以豐富載體和創新手段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宣傳;制定實施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針對性舉措;著力完成好全面從嚴治黨、提升經營發展能力、深化改革創新和安全穩定四項重點任務。
二是全力提高經營發展能力和服務水平。持續推進發行主業穩中有進。堅持“穩”,教育類圖書發行突出穩字當頭,創新教育服務模式,探索助學類讀物“書+課程”“書+服務”“書+活動”等整體解決方案。確!霸觥,推動大中專教材和幼教讀物發行合理增長。保持“進”,進一步加強選品隊伍建設,構建科學合理的選品機制和選品流程促進一般圖書發行取得新進步。著力推動輔業經營提質增效,深化服務大教育工作,在教裝文創、作業本項目、課后延時服務等方面重點發力,大膽探索支撐性新業務,努力把“大項目做大、好項目做好”。做優研學旅行服務,因地制宜組織中小學生開展非學科類教育培訓及研學實踐活動,探索打造以各級分子公司協調組織、屬地研學機構多點接團、其他資源提供服務的區域化獨立運營體系。推動物流公司健康發展,優化物流網絡布局,合理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加快ERP信息系統切換上線、物流信息系統更新換代,提高整體運行質量和效益。做實業態轉型賦能服務升級,持續構筑數智支撐,加快建設“新華云書”電子商務平臺,全力做好“新華云書慧讀卡”宣傳推介工作,加大主播培養力度,培養新華網紅。提高資產經營收益,統籌做好基本建設工作,提高資產整體運營效率和經營水平。持續推進“處僵治困”,有序推進虧損企業扭虧減虧工作,力爭虧損公司扭虧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全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質量,高質量推進全民閱讀,統籌制定實施全民閱讀行動計劃,大力開展各具特色的閱讀推廣活動,做優“百店千場‘七進’”、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等主題文化活動。高質量建設閱讀陣地,優化發行網點布局,推進連鎖門店提升改造,加快服務升級,實施精細化管理,增強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顯著提高服務讀者水平。高質量服務鄉村文化振興,積極參與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開展好“新時代鄉村閱讀季”活動,加強“閱讀推廣人”隊伍建設,助推形成“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
三是統籌做好安全穩定工作?咐伟踩ぷ髦黧w責任,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健全完善常態化分析研判機制等。
回望2022
2022年,山西新華的社會效益、整體經營、融合轉型、管黨治企等工作取得新進步,全力做好黨的二十大相關文件及學習輔導讀物等的發行工作。山西圖書大廈獲“首屆全民閱讀大會·年度最美書店”,連鎖門店舉辦線上線下文化活動千余場;繼續舉辦山西省和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覆蓋及參與學生256萬人(次);主動融入云上文博會,開展主題閱讀、新書推薦、直播帶貨等活動;太原公司“閱讀推廣人”項目取得較好成效。持續加強閱讀陣地建設,新華南宮店試運營,推進11個連鎖門店升級改造,新增社區書店、校園書店等31個。做好服務鄉村振興工作,全力參與農家書屋圖書補充更新工作。為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免房屋租金457萬元。山西圖書大廈“新華云書”電子商務平臺交易300余萬元,“新華云書慧讀卡”線上線下同步發售,數字轉型初見成效。太原公司配餐托管業務服務學校、教工食堂等,單日服務師生超2000人,實現轉型新發展。
福建新華發行集團
促主業 補短板 推動重點項目落地見效
2023年,福建新華發行集團將緊扣“守正創新、雙效統一、做強主業、融合發展”的目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持續提升“抓黨建、嚴管理、促主業、補短板、強弱項”的工作力度和工作質量。
一是促主業,鞏固壯大基礎業務。持續做好黨的二十大相關文件和輔導讀物等的發行工作。推動教材教輔業務“穩步”前進,保質保量完成中小學教材發行,鞏固教輔發行基本盤。樹立“大教育”觀念,加強教育服務供給側創新,規范進校課外讀物發行,拓展市場化教輔新項目新市場,實現教育服務業務新增長。持續開展愛國主義讀書活動等,扎實推進“新華名師薈”(新華教育研究院)建設。辦好“海峽讀者節”“新華閱讀大會”等活動。推動“百家萬品”選品工程的升級,充分利用訂貨會等契機與出版社直接對接,明確一批好項目。啟動“百家萬品x全員營銷”工作,通過短視頻、直播等,結合門店展銷和研學活動賦能等,實現圖書銷售上新臺階。以閱讀測試平臺與中小學生課外必讀推薦書目相結合、“全學科閱讀推薦書目”評選發布為抓手,努力實現校園閱讀圖書銷量大幅增長。促進與閩版社開展“閩版快樂讀書吧”等新項目合作,創新社店合作模式。
二是補短板,增強綜合業務實力。推動綜合多元業務“跑步”前進,以“網格化管理”和“閱讀服務整體解決方案”為抓手,提升團購業務市場競爭力。加大親子閱讀家園項目拓展力度。開拓省內校服市場,加強“新華福服”宣傳推廣。加大對門店多元項目的思考,結合當下教育教學需求,引入VR技術,實現在理化生地學科教學中的應用等。挖掘門店多元經營潛力,努力打造門店“福文化”空間,提升門店坪效。進一步加大研學業務開拓力度,實現營收千萬以上。加強新華悅讀驛站建設;推動“家鄉的故事”多元商品項目建設,立足電商平臺遴選文化商品,打造省域新型文化消費平臺;做好新媒體演播室建設,擴大“百家萬品”“新華名師薈”等項目的社會影響力;推動建設智慧新華工程建設等。
三是強弱項,推動重點項目落地見效。重點協調推進綜合業務中心項目的建設;強化“十四五”項目的跟蹤落實;加強“!蔽幕黝}書店建設,打造線上線下“!蔽幕脚_;加快建設數據中臺,打通數據匯聚通道。強化高質量發展人才支撐,深化對臺對外文化交流。推進《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文版、英文版等重要著作的國際傳播。組織開展第17屆金門書展、舉辦中國(福建)圖書展銷會等。
四是嚴管理,保障高質量發展。提高管理質量和庫存精準管理水平。推動門店升級改造、門店管理、門店運營一體化實施與管理,促進門店升級改造與門店運營和管理緊密結合,推動門店銷售、坪效上新臺階。進一步完善新華物業、新華研學公司的運營機制,盡快形成市場競爭力。成立“福建海峽云倉物流有限公司”,推動物流中心從企業物流到物流企業的轉變。
五是抓黨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回望2022
2022年,福建新華全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46%,全年利潤總額同比增長9.02%,圓滿完成了海峽出版發行集團下達的目標任務。
重慶新華書店集團公司
深耕主業創新驅動 八項工作實現高質量發展
2023年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新時代新征程新重慶揚帆啟航之年。重慶新華書店集團公司深耕主業,創新驅動,將重點抓好八項工作。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勇擔政治使命,著作發行躍上新臺階。健全重點出版物發行保障機制,鞏固重點出版物首席發行服務商地位,激活黨政機關和社會單位團購資源,充分發揮區域市場黨的創新理論宣傳員和黨建服務助手作用,在滿足率、覆蓋率、滿意度上下功夫,擴大各類優秀出版物的有效供給。
二是鞏固發行陣地,營造書香氛圍,閱讀推廣展現新作為。積極投身文化惠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承辦好重慶讀書月、文化惠民消費季書展等活動,助推新時代“書香重慶”建設。下沉社區走進基層,打造新華書店快閃店,創新開展各類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閱讀推廣和流動售書活動。打造“新華之選”書單品牌,推進“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時代新風溢滿山城。升級“名家進校園”活動2.0版,拓寬活動開展維度,釋放品牌影響力。
三是夯實生存根基,升級服務品質,教育服務再創新輝煌。密切關注國家教育體制改革和本地教材、教輔發行政策新變化,用足用活用好免費教科書政策,做滿做優做強本地市場份額,以優質服務穩固區域教科書發行市場,鞏固企業生存發展“壓艙石”地位。充分發揮新華書店的品牌優勢,深挖教輔市場潛力,鞏固重點品種市場份額。
四是打造精品門店,強化數字賦能,融合發展實現新跨越。以用戶視角和場景體驗為導向,以門市評星為推手,不斷提高門店標準化建設水平。順應市場變化,優化商業結構,堅持以圖書為主、多元文化業態為輔,助推賣場由“賣產品”向“賣文化”升級,從“做門店”向“做平臺”升級,放大體驗優勢,豐富互動內涵,提升門店坪效和盈利能力。加快推進渠道數字化轉型,做優做強線上線下兩個主陣地。大力推廣“重慶新華書店”小程序線上零售平臺和“新華優享”社群營銷平臺,增強線上吸引力和關注度,延伸社群營銷觸角,拓展線上銷售空間。
五是開拓教裝研學,做大館配團購,店外市場打開新局面。充分發揮新華書店品牌優勢,大力拓展教育裝備市場。堅持合建基地與自建基地相結合、行課期研學與放假期研學相結合、學生研學旅行與教師拓展培訓相結合,開發特色研學課程,創建新華研學品牌,以高水準產品、高品質服務拓展研學旅行市場。策劃舉辦2023年重慶新華館配會。
六是建設精品項目,塑造品牌特色,構建產業發展新生態。高質量建設重慶解放碑時尚文化城、新華產業園項目。抓住市場復蘇與消費釋放的良好機遇,提升重慶新華酒店業經營效益。
七是優化治理體系,提升管理效益,激發企業內生新活力。創新管理機制,激發擔當作為,著力提升企業運營管理效率,全力推動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跑出新的加速度。深化實施以崗位價值為基礎、以業績貢獻為依據的績效考核體系,鼓勵多干事、干成事。持續深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鞏固全國文明單位、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單位成果,廣泛開展文明示范崗、志愿者服務隊、青年先鋒崗、黨員先鋒崗、職工之家創建活動。
八是堅持政治引領,強化黨建統領,凝心聚力邁步新征程。
回望2022
2022年,重慶新華克服近年來最嚴峻的疫情、教材排查修訂、發印到貨時間推遲等重重困難,實現營業收入21.24億元,利潤總額3.7億元。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做好黨的創新理論著作、重要文件文獻的發行工作;戰疫情、抗高溫、保發行,連續43年實現中小學教材“課前到書,人手一冊”;獻禮黨的二十大,舉辦“弘揚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主題活動,開展“雙百千萬”系列活動,推薦100種精神譜系主題圖書、開展1000場精神譜系主題流動售書、組織1萬人次精神譜系主題研學活動等;重慶書城獲評“首屆全民閱讀大會·年度最美書店”;成功舉辦2022重慶新華館配會;電商平臺閱淘網注冊用戶達69.5萬,微信公眾號關注人數30.5萬,實現銷售1800萬元;“重慶新華書店”小程序實現銷售1350萬元,“新華優享”社群營銷平臺實現銷售138萬元;攜手華潤萬象生活,實現重慶解放碑新華項目落地簽約。
內蒙古新華發行集團
穩字當頭 持續創新發展
2023年,內蒙古新華發行集團堅持穩中謀進、穩中謀優、穩中謀強、穩中謀快的工作總基調,利用好品牌、服務、平臺、資產資源優勢,強基礎、增弱項,謀發展、防風險,優結構、促升級,努力在經營管理、企業文化、黨的建設等方面實現全面發展。
教育服務板塊要做到“六個一”。一是推進一項工作,即業務整合工作,繼續鞏固和優化業務整合成果,提高毛利率,強化集約效應,規范市場有序競爭、有序發展。二是挖掘一個空間,即教輔發展空間,加大教輔市場開發力度和市場占有率,尋找優質供應商。三是拓展一項業務,即大中專、中職業務,努力爭取相關教材的發行權和代理權,開展好中職教材業務系統操作培訓,積極參與各地招投標項目。四是發行一套讀物,即中小學生黨的二十大學習讀物,通過舉辦多種宣傳學習活動,全力以赴做好讀物的宣傳征訂工作。五是加強一項合作,即《創新學案》合作,持續做好與內蒙古教育出版社等單位合作的教輔材料的出版發行工作,實現新突破。六是完成一項任務,即欠款回收任務。
文化消費板塊實現“六個一”。一是解決一個問題,即實體書店客流少、銷售下降的問題,各分子公司結合實際情況實施門店月度主題營銷活動,實行門店月考核、月交流,形成細致完善的考核評價體系,助推門店管理提升。二是做優一項服務,即加強對全區業務分析指導服務,積極開展全面分析研判工作,加強對圖書進銷存退各環節的管理和數字化平臺指導業務能力。三是夯實一個基礎,即加強對ERP系統基礎數據規范管理,重點從全流程監管盤點、報廢及損益等數據,動銷率、存進比的應用及有效督促等方面入手。四是做大一個渠道,即內蒙新華馬上購渠道,將線上運營考核指標下沉到各店,輔助開展社群營銷、爆款推薦活動,組建線上銷售團隊,培養主播實現直播帶貨。五是做好一個項目,即“閱舊知新”圖書共享項目,在12個盟市實現試運行,擴大社會宣傳力度,提升品牌影響力。六是打造一家書店,即未來書店,做好建設工作,積極對接媒體宣傳推廣,確保按時保質運營。
壯大新產業新業務,增強發展新動能。新產業是企業未來發展的新動能,要加快形成多元發展、多級支撐產業體系。一是教師培訓業務要有新突破,推動新華智慧教育云平臺建設,打造幼兒教育服務云平臺,實現幼兒教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二是募投項目要有新進展。投入智慧書城網點體系升級項目、智慧供應鏈一體化建設項目、智慧教育服務體系建設項目前期基礎建設和智慧運營管理體系升級項目。三是物流轉型要有新成效。建設好呼市沙良物流園區,將企業物流逐步向物流企業轉變。四是研學旅行業務要有新局面。通過自建和合作建設研學基地項目,不斷豐富研學課程,發掘優質社會實踐課和課后服務等項目。
著力深化改革,激發企業發展活力。一是全面鋪開薪酬改革。二是持續激發創新活力,籌備好第三屆“北疆新華創新論壇”,啟動“北疆新華創新大講堂”,跨領域跨部門成立創新工作室等。三是加快推進智慧新華建設,完成“一個大腦”智慧新華整體方案的落地、推進一般圖書云中盤建設方案出臺、加速上線館配管理服務信息系統平臺等。四是繼續深化業財對接。五是理順業務歸屬關系。六是大力開展宣講活動。
發揮黨建優勢,營造和諧發展環境。把學習貫徹好黨的二十大作為主線,繼續堅持黨建與經營管理深度融合,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回望2022
2022年,內蒙古新華“兩教”業務穩中有進,踐行“課前到書”承諾,完成了以盟市為單位的業務整合,開發了中小學免費教材報訂系統。文消板塊提質增效,門店網點建設持續推進,深化“鴻雁圖書悅讀”與草原書屋一體化改革,全年開展閱讀活動1.76萬場、流動售書795場,“書香伴你過大年”“閱舊知新圖書共享”等品牌活動規模不斷擴大、方式不斷創新。線上服務日趨完善,構建了特色店鋪集群,完善了多媒體營銷矩陣,以“內蒙新華馬上購”為載體,為家庭定制閱讀服務,為企業開辟了線上線下團購雙渠道。新業務展現新氣象,成立了培訓中心,搭建了智慧校園、幼兒教育和托育展廳,開展幼兒園公益課程培訓等大型教師培訓25次。全力構建物流發展新格局,新增庫房面積近3萬平方米,新華文化物流基地勝利竣工,積極推動以圖書為主的多元化物流服務體系建設。管理水平穩步提升,全面啟動薪酬改革項目,不斷完善人才梯隊建設等。
黑龍江新華書店集團
市場化 協同化 信息化 構筑發展新格局
2023年,黑龍江新華書店集團將堅持市場化、協同化、信息化發展路徑,全力構筑線上線下協同發展新格局。
夯實挺拔主業做優做細教育服務一是堅決完成“課前到書”政治任務,不講條件、千方百計確保春秋兩季教材發行工作圓滿完成。二是加強市場開拓,用足政策空間,不斷完善教輔營銷推廣和考核激勵機制,做好重點品種推介,鞏固區域市場主導力。三是深入實施“服務進校園”規劃,推進中小學課后服務“一校一策”,滿足在校學生對閱讀、勞動技能等綜合素質方面的學習需求。四是統籌推進校園書店建設,推動各級書店開拓校園市場,最大程度貼近教育、貼近讀者,為師生提供便捷的購書和文化服務。五是持續推進在線教育業務,深化同在線教育企業及中小學校的合作,形成“教育機構+新華書店+中小學!钡姆⻊諜C制,全力提升教育服務能力。
加快電商發展拓展在線業務增量持續加強“百店互聯”線上連鎖體系,整合線上線下營銷渠道,拓展抖音直播等新媒體運營,重點將北國書香網打造成獨具特色的全品類電商平臺。一是增強品牌效應,豐富宣傳渠道,以“買教材就到北國書香網”為核心賣點,進一步增強圖書選品的精準性和實效性,力爭實現“以一傳十”的品牌效應。二是探索多元化產品營銷,開拓文教用品、電子設備等高附加值產品,逐步豐富特色產品,完善平臺運營機制。三是拓展電商渠道,細化抖音平臺直播帶貨工作流程,以“嚴選”為特色,加強直播間商品管理,開展有時效性、有針對性的精準營銷,加強宣傳推廣和營銷策劃能力,力爭年內電商銷售再創新高。
加快服務再升級釋放門店經營活力發揮新華書店的品牌、店鋪、場地優勢,以圖書為核心,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主業突出、多元經營的發展新格局。一是提升優質服務,聚焦市民文化需求,策劃開展文化沙龍、公益講堂等形式新穎的特色品牌活動。深化會員服務,推進儲值功能線上線下互通,加強宣傳擴大影響力。探索書店假期托管服務,開辦特色課程,做好服務保障,打造一站式素質教育托管基地。二是拓展店外業務,充分發揮專業優勢,提供圖書選品、空間打造、活動策劃等多元定制服務,為政企單位創辦黨建書屋、閱覽室、開展閱讀文化活動,讓文化傳播與服務得到進一步延伸。三是加快南崗書店、新華書城升級改造項目進度,豐富文化內涵、放大體驗優勢、提高門店坪效,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標。
助力全民閱讀做好文化惠民服務積極創新文化服務形式,動態把握市場需求,持續提振新華品牌形象。一是助力全民閱讀,為機關、企業、軍營、社區等提供定向服務,持續做優農家書屋發行工作,滿足市場差異化需求。二是加強黨政讀物宣傳推廣,依托北國書香網及全省百余家書店網絡,重點做好黨的二十大、兩會等的相關重點讀物發行工作。三是堅持“館店共建”發展模式,重視頂層設計,主動和圖書館、學校、社區對接,深入開展館、店、社深度融合,通過圖書共享、場地合作,走出一條館店共建的新路子,在實現文化惠民的同時,拓展店外營銷,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回望2022
2022年是黑龍江新華迎面挑戰、主動突圍、成果豐碩的一年。融合轉型加快線上線下協同發展,通過“百店互聯”,打造了以北國書香網為核心,抖音短視頻、直播帶貨為增長點的電商新業態;完成哈爾濱市店連鎖工作,實現全省連鎖全覆蓋;南崗書店升級改造取得階段性進展。挖潛增效提升教育服務能力,拓展服務進校園的深度和廣度,打造數字化、智能化教育服務體系;加快在線教育業務同全省中小學校的合作布局;加強校園北國書香網宣傳推介,定制閱讀清單。創新形式豐富文化活動載體,全力踐行“書香龍江”建設,積極策劃推出主題新穎、層次豐富的文化服務和產品供給。堅持制度創新,修訂《新華書店集團內控制度》;堅持管理創新,加強關鍵環節精細化管理;堅持能力創新,在人才培養上完善發現、培養、評價等各項保障措施;堅持服務創新,提高服務能力和服務意識,不斷推進新興市場與圖書發行業務有機融合。深化作風加強黨建工作,扎實開展“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等。
(來源:中國出版傳媒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