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時間過半,任務過半否?作為疫情后的第一個復蘇之年,2023年被寄予很多期望。如今上半年已過,對書業人來說,年初列的計劃是否如期實現,可能是冷暖自知。實體經濟的復蘇帶動了實體書店的活躍,帶動了世界各國際書展全面回歸線下,但圖書零售環境依然難以破局,短視頻直播平臺依舊占上風,出版人收獲的卻是利潤率走低、讀者的錢袋子捂得更緊;新技術ChatGPT勢如破竹,AIGC概念全面發酵,智能化新世界的大門已經打開,出版人準備好了嗎?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為我們擔負新的文化使命指明了前進方向,推進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的政策環境日趨完善,如何跨過渠道變局等帶來的不適應的“坎兒”,則需要每個書業人躬身入局,尋找良方。
1 傳統文化為出版業提供創新支點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的多個重要講話,為出版業如何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指明了前進方向。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許多方面是相互融通和高度契合的,要加強對典籍、版本的搜集整理工作,把中華文明傳承好、發展好。6月7日,首屆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開幕,習近平總書記在賀信中強調,要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堅定文化自信,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對此,出版機構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有關思想文化的最新講話和重要論述,推出具有深度和實用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精品出版物。
2 智庫建設推進產業升級
出版業按照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總體部署與要求,一直在加速行動。2023年1月,國家新聞出版署印發《關于實施2023年度出版智庫高質量建設計劃的通知》,該計劃明確:對從事出版領域研究的優秀機構開展遴選培育,著眼打造一批定位準、機構實、成果好的專業化智庫。各省市充分挖掘智庫對產業升級的帶動作用。3月24日,由浙江出版聯合集團、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共建的“主題出版發展研究院”成立,致力成為服務出版強國戰略的學術研究中心、優秀主題出版項目孵化中心和決策咨詢中心。5月31日,人衛社醫藥學標準出版與文化創新智庫成立,通過凝聚學術力量,發揮學術共同體協同攻關作用,使知識服務更加有效。
3 出版市場迎“女性讀物”熱潮
今年3月,B站UP主“全嘻嘻”發布名為《北大宿舍聊天X上野千鶴子》視頻,其提問引發爭議!氨贝笏奚崃奶焐弦扒Q子”詞條連續多日登上微博熱搜,閱讀量達5.8億。此后不久,上野千鶴子與北京大學人文特聘教授戴錦華的對談再次引發關注。從3月開始,市場上的女性讀物陡然增多!犊鞓飞系取贰渡弦扒Q子的私房談話》《身為女性的選擇》等上野千鶴子的新書上市,《開場:女性學者訪談》《在東大和上野千鶴子學“吵架”》等相關圖書陸續上市。上野千鶴子及女性主義圖書今年爆發熱潮,與社會環境、文明程度提高等分不開。男女平權不再是各自半邊天,不再是逞強,而是不恐弱,是互相扶持,是自由選擇。這些變化和進步以及更加包容,是上野及女性主義圖書有如今熱度的原因。
4 2023年圖書發行渠道大變革
面對后起之秀短視頻直播帶貨,傳統圖書電商主動應變:1月10日,京東圖書與當當網在京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當當官方旗艦店在京東全面上線運營,涵蓋當當網所有圖書品類,包括當當網獨家渠道貨品。近年,迅猛的短直渠道沖擊,無論是內容呈現還是圖書分發路徑,都明顯地呈現出線上循環為主、線上線下雙循環的運營體系,讀者購買場景、決策路徑變化,建立在傳統媒體基礎上的經營思路逐漸沒有出路。如果出版機構不重視內容輸出、運營創新,構建起書業全新的表達體系,實現傳統圖書業務與新消費體系渠道的交融,很難不被甩出這個時代軌道。新的體系在構建,舊的系統又不能馬上做切割?刂平洜I風險,成為很多出版機構發行布局的首要考量因素。此外,精簡產品,過去的“書!币幠鹦g,被更精確的渠道匹配策略取代。產品打法不同,本質上是戰略意識的轉變。圖書行業告別了粗放式增長紅利期,步入了策略比資源更重要的競爭時代。
5 出版機構爭相布局新流量平臺“小紅書”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5月上旬,小紅書月活用戶已經達2.6億,日均筆記發布量超過300萬篇,60%的用戶每天都會在小紅書高頻搜索,日均搜索查詢量近3億次。越來越多的品牌入駐小紅書,至今小紅書匯聚了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17.3萬個品牌。顯然,小紅書的“種草”生意,吸引著各行各業,書業也不例外。在許多企業的整體營銷規劃上,產品種草也已被列為獨立的營銷目標。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產品種草”即基于產品的內容營銷,品牌在探索一種面向消費者的“全景指南”:以長期主義作為底層邏輯,通過用戶的主動行為,理解用戶的認知和興趣,幫助品牌找到新營銷的打法。今年,編輯博主、讀書博主、出版機構等都在著力構筑這種“全景生態”。
6 發行集團數字化轉型進程加快
6月20日,湖北省新華書店集團與湖北地區8家出版社代表深入探討如何以線上平臺的推廣使用共同打造優質產品品牌和服務體系。湖北新華目前已建成湖北新華教育服務平臺、九丘網學習中心、微商城等“三大線上平臺”,成立了線上平臺運營項目組,全面推進發行主業向“線上平臺化、線下網格化”發展。2023年,各大發行集團數字化轉型進程持續加快。浙江新華持續推動以“智慧書城”為統領的全領域數字化改革;鳳凰新華以數字化賦能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完善數字化建設;廣東新華借助廣東新荷傳媒有限公司快速進入新媒體營銷市場;江西新華全力推動“數字江西在線”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打造全新的“江西新華在線”平臺;重慶新華優化完善智慧書城運營體系,持續推進門店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山西新華推進“新華云書”電子商務平臺建設,搭建K12教育圖書垂直線上銷售平臺;河南新華依托云書網、百姓文化云平臺資源,持續推動渠道傳播能力。
7 實體渠道展銷作用更加凸顯
2023年2~5月,圖書零售線下市場銷售數量和銷售碼洋持續增長,持續4個月擴增,保持良好態勢。2月的北京圖書訂貨會參展規模創下歷屆之最,現場參展和參觀人數超10萬人次。4月的“北京圖書市集春季場”,225家攤位以“喚醒熱望”為主題吸引了大量年輕人前往。目前,實體渠道仍是出版社非常重要的鋪貨渠道。如廣西教育出版社實體渠道的鋪貨品種數占全渠道鋪貨總品種數的比例是100%;譯林出版社在實體渠道是全品種發貨;少年兒童出版社在實體渠道的鋪貨品種和全渠道鋪貨品種差異不大。從數據來看,實體渠道展示作用已大于銷售作用,但展示作為銷售的重要環節,實體渠道銷售在其強大展示功能下仍有潛力可挖。出版社與書店要更好對接,構建精細化和定制化的新型社店關系,更好地開發館配、團購等廣袤的線下市場。
8 書店非書品經營廣受關注
2023年,書業非書品經營持續向好,實現了自營與聯營、線下與線上、引進來與走出去結合發展。如鳳凰新華陽光采購平臺成功入圍江蘇省政府采購網上商城定點供應商,擁有13個類別超5萬種自營商品,自營銷售占比達95%以上。如通過“‘發現云南’叢書+文創系列產品”的組合,云南新華書店集團不斷探索多元業務新模式,依托已注冊的3個品牌,持續開展文創產品開發工作。5月31日~6月2日,由中國出版傳媒商報、江蘇鳳凰新華書店集團聯合主辦的第八屆書業非書品經營展訂研討會在南京成功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近200位書業嘉賓、10余家非書品參展商參與!2022~2023年度書業非書品經營推展”創優領軍人物、金牌團隊、示范店鋪、創新單位、優秀供應商等獎項同步揭曉,引發行業熱議和關注。
9 全民閱讀推廣力度加大
4月23日,第二屆全民閱讀大會在浙江杭州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李書磊在開幕式上指出,要大力倡導全民閱讀、終身學習的理念,在全社會營造濃厚閱讀氛圍。今年初以來,全國各地新華書店以推進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為己任,品牌活動亮點頻現。如河南新華廣泛開展“中國好書”“豫版好書”主題聯展、作家讀者見面會、閱讀服務七進、閱讀分享、圖書漂流及“花開時節讀書吧”“百行薦百書”“‘豫’見最美讀書人”等豐富的線上線下主題活動。湖北新華精心組織開展了一系列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全民閱讀活動,凝聚“書香荊楚·文化湖北”建設正能量。浙江新華積極探索全民閱讀推廣新模式,用“之江好書節”打造有“浙江味”的省域新書展。同時,各地新華書店完善服務能力,助力學校多角度構建“書香校園”閱讀體系。如廣東新華以推進學生閱讀興趣培養和閱讀能力提升為目標,持續建設校園書店。江蘇鳳凰新華書店集團聯合相關出版社啟動“鳳凰校園文學基地”項目,已在江蘇地區150所中小學校完成掛牌。
10 課后服務再獲政策扶持
課后服務成為出版機構拓展業務模式、加強閱讀服務的重要抓手。中央財政2023年安排1560億元,支持地方落實好“兩免一補”等政策,其中,重點提及支持學校落實“雙減”政策、提升課后服務水平。教育部等八部門印發《全國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實施方案》,鼓勵學校開設閱讀課,并在學校課后服務中開設閱讀活動項目,為出版業布局新業務提供了抓手。出版社現階段主打的課后服務課程涵蓋素質閱讀、科學技術、藝術文化、社會實踐、體育健康、德育成長等方面,且種類日益豐富。但由于地域與戰略資源差異,各家出版社課后服務業務進展、業績增速不一。
11 AIGC重構內容生態
2022年末到2023年年初,ChatGPT橫空出世,它能夠理解人類的邏輯和語言,并對各種問題對答如流。人們再一次被大語言模型以及AI的成長速度所驚嘆,GPT也在國內外科技領域掀起千億參數預訓練模型的研究浪潮,國內阿里、騰訊、百度、360等嘗試開拓大模型產業。
目前,在內容消費領域,AIGC重構了整個內容生態,帶來一場內容生產革命,加入AIGC的浪潮已成為大勢所趨。相關出版傳媒機構亟需像Web2.0時代來臨時一樣,加入這場比賽,掌閱、中文在線、中信出版、山東出版、澎湃新聞等多家出版機構、新聞媒體都已嘗試對AIGC內容進行布局。
在ChatGPT廣泛影響各行業的背景下,海外出版機構增加了AI技術在數字產品中的應用。培生在集團層面升級了產品生成式AI功能,學習者使用Pearson+軟件可以訪問生成式AI工具,用要點總結視頻的內容,自動生成問答題并針對某些專門領域進行練習。麥格勞希爾經過3年調研,今年4月宣布將深度學習神經網絡應用于AI技術,使得通過自適應學習軟件ALEKS學習數學和化學課程更加高效。
同時,伴隨著AIGC的迅猛發展,其生產內容的倫理問題也受到質疑。Science、Nature、劍橋大學出版社先后禁止將AI視為出版的學術論文和書籍的作者,意大利成為全球首個全面禁止使用聊天機器人ChatGPT的國家。
12 數字人悄然爆發
數字人作為人工智能生產背景下的產物,正在悄然爆發并逐漸滲透進人們的生活。百度副總裁、百度電商總經理平曉黎在廣州舉辦的2023萬象大會上透露,百度電商推出了數字人直播平臺,利用數字人技術、語音生成技術和劇情腳本等。微軟小冰公司啟動“GPT克隆人計劃”,基于志愿者提供的3~5分鐘視頻和個人社交網絡數據,為他們創造自己的數字生命。出版融合企業數傳集團面向全國出版單位正式推出AI閱讀服務數字人。京東戰報顯示,今年6·18,言犀虛擬主播開播商家數較2022年“雙11”增幅超5倍,數字主播實現成交額比2022年“雙11”提高了246%。據悉,數字人虛擬主播的價格從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甚至可低至幾百元,且24小時無休、可控性強,將會在未來成為直播與人工智能行業的新增量。
13 TikTok圖書社區BookTok
已成新增長引擎
TikTok(抖音海外版)已成為網絡流行趨勢的誕生地,出版商為洞悉青少年讀者閱讀變化,開設賬號創建品牌,積極布局抖音平臺;英美數字營銷公司也調整社交媒體營銷戰略,助力出版商精準營銷。TikTok圖書社區(BookTok)也成為網紅分享個人閱讀感受的線上空間,相關視頻獲得巨大流量,出版商將此作為圖書營銷的重要載體。
目前英國串聯全球公司(Tandem Collective)50%的營銷活動在TikTok平臺上舉辦,包括簽名及“跟著讀”活動、向大V付費進行圖書宣傳、寄書給主播及自己拍攝視頻內容,該公司也更愿意聘用沒有出版工作經驗的主播,他們可以幫助出版社和編輯迅速了解社交平臺上讀者的最新趨勢和流行的比喻,甚至猜測這些趨勢會怎樣影響讀者的想象力。
14 國際書展逐步恢復線下展覽
版貿合作按下快進鍵
2023年上半年,意大利博洛尼亞童書展、倫敦國際書展、泰國曼谷國際書展、馬來西亞吉隆坡國際書展、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等國際書展恢復線下展覽,中外出版人面對面洽談版權合作。
倫敦書展迎來包含圖書出版機構、出版行業服務公司、數字解決方案公司等在內的1039家注冊展商,共議圖書價格上漲、行業負增長、女性聲音、社會危機、可持續發展、搶奪國際版權等焦點問題。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國際書展上,中國作為主賓國參展,中國文學、少兒、學術類圖書受贊譽。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更是吸引來自56個國家和地區的2500多家圖書企業參展,20多萬種中外圖書集中亮相,舉辦了200多場異彩紛呈的論壇和發布活動,共達成中外版權貿易協議(含意向)2000項,傳統文化、少兒出版、版權代理、數字內容成為“走出去”的熱點話題。
15 數字訂閱增長明顯
上半年,世界期刊聯盟(FIPP)發布了2023年一季度《全球媒體數字訂閱報告》顯示,新聞數字媒體內容的訂閱用戶總數持續快速增長,2022年全球數字訂閱用戶數量超過3780萬,漲幅為8.3%。中國的財新網成為英美之外全球最大付費媒體,今年一季度訂閱用戶數超過100萬,同比增長17.65%,位居全球第九大付費媒體!秷蟾妗愤顯示,出版物的訂戶數并未隨著全球各地區解除疫情封鎖而下滑。報告收錄的媒體數量繼續增長(現在達到140個),全球媒體數字訂閱總量超過4000萬,整體呈現一個明顯的數字增長曲線,也沒有跡象表明出版商受到任何形式的增長放緩影響。
(來源:中國出版傳媒商報,第29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