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類

您現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類 > 哲 學 > 哲 學 > 心理學

灰度思考

  • 定價: ¥59.8
  • ISBN:9787572609534
  • 開 本:16開 平裝
  •  
  • 折扣:
  • 出版社:湖南文藝
  • 頁數:314頁
  • 作者:(英)凱文·達頓|...
  • 立即節。
  • 2023-02-01 第1版
  • 2023-02-01 第1次印刷
我要買:
點擊放圖片

導語

  

    讀過本書后,你會學習到:什么是黑白思維二元陷阱?如何訓練灰度思考的能力?你會建立:突破常規的思考模式、說服他人的黃金論證模型、形成個人影響力的關鍵方法。
    黑白思考是人類生存、繁衍和進化的本能,但灰度思考助你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下有效決策與談判,與他人建立合作關系,贏得超級影響力。
    凱文·達頓創造性地運用三大二元分化超級范疇、SPICE模型、超級說服力五步訓練法等實用思考工具助你優化思考,構建灰度思維框架,全面提升理解力、判斷力與影響力。

內容提要

  

    人類的先祖生活在山洪、龍卷風、雪崩與野獸襲擊頻發的兇險環境里,為了活下去,對世界進行非黑即白的劃分至關重要,自然選擇將我們的大腦設定為原始的二元制。幾百萬年過去了,隨著文化與科學的不斷進步,今天的世界變得紛繁復雜、模棱兩可。生存游戲已經改變,但我們的思維定式并未跟上這種變化,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現實,我們的大腦往往強制退出,將所見所聞簡單地納入既有認知框架,形成刻板印象。
    凱文·達頓對人類的二元思維模式進行了全新的反思。他利用心理學、神經科學和進化生物學研究領域的最新進展,闡釋應該如何對思考進行優化,既避免認知商鋪過早打烊,也要對運轉不休的大腦適時叫停。我們記憶的可塑性強,我們的大腦很容易被誤導。只有打破思維慣性,才能避免走上極端主義或虛無主義的歧途。同人生中所有其他事情一樣,我們可能未盡全力,也可能做得過火,把握好了尺度,就能制造奇跡。

媒體推薦

    在這本書中,凱文·達頓對人類選擇和決策的特點提出了簡潔、清晰和至為重要的見解。讀過本書后,你對思考的認知將迥然不同。
    ——羅伯特·西奧迪尼,《影響力》作者
    凱文·達頓有一種偉大的天賦,他能夠看到人類行為中的模式……作為技巧嫻熟的作者,他以自己的天賦和清晰的口吻談論他的發現,以及這個發現對我們所有人的影響。他的論述迷人、重要,而且完全令人信服。
    ——菲利普·普爾曼,《黑質三部曲》作者
    凱文·達頓是特種部隊風格的心理學家。他很大膽,想法有原創性;他也極具行動力,從不說廢話。
    ——雷納夫·法因斯爵士
    任何事情都應該力求簡單,但不能過于簡單。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目錄

引言
第1章  范疇劃分本能
第2章  一堆麻煩
第3章  當范疇起沖突時
第4章  黑白思維的陰暗面
第5章  取景器原則
第6章  簡繁相依
第7章  彩虹的另一種命運
第8章  框架游戲
第9章  只要找到理由,就會有辦法
第10章  超級說服力
第11章  揭秘影響力:得償所愿的秘密科學
第12章  重劃界線
后記  黑白思維的智慧
附錄一  語言學和顏色知覺
附錄二  評估你的認知閉合需求
附錄三  框架簡史
附錄四  Berinmo語和英語顏色空間對比
附錄五  黑白思維的三大進化階段
附錄六  幾個世紀以來的黑白思維
附錄七  本質論之要義
圖片鳴謝
致謝

前言

  

    一張紙上龍飛鳳舞地寫著“真實人生”,另一張紙上寫著“夢幻一場”。兩張紙分別用透明膠粘在收銀機旁的兩個廣口瓶上,這兩個廣口瓶一左一右夾著當中的弗雷迪·墨丘利(Freddie Mercury)的照片。在這兩個廣口瓶里,硬幣和紙鈔已經塞到四分之三滿。事實上,積攢這些錢花不了多長時間。等到我吃完開胃菜,兩個廣口瓶已經被倒空,標簽也換了新的。一張寫著“貓咪”,另一張寫著“小狗”。它們或許不能跟《波西米亞狂想曲》的歌詞相提并論,但照樣有效,金屬撞擊玻璃的叮當聲持續回響。
    這引發了我的好奇。
    此時的我正坐在舊金山的一家咖啡館里。過去兩周我一直在同三位世界頂級專家討論黑白思維——二元大腦的表層。啟程返回牛津前,我還有一點時間可以消磨,于是漫步來到舊金山的嬉皮士區反思回顧。我點了一些墨西哥卷餅,決定問問女招待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她面露微笑。
    “我們不斷更換標簽,”她告訴我,“一天換五六次。以前我們只放一個廣口瓶,沒的選,顧客給的小費很少。但如果你給客人選擇,比如貓咪還是小狗,他們就慷慨多了。我不知道為什么,我猜大概有點好玩吧!
    我不確定。
    離店前,我在收銀機周圍逡巡,等待時機刨根問底。有兩位二十歲出頭的女性猶豫了一下,咯咯直笑,然后分頭行事。一位把小費投給了“貓咪”,另一位投給了“小狗”。
    “為什么呀?”我問道。
    “貓不需要你,”其中一位女子說,“但小狗需要你!
    她朋友搖搖頭:“所以我才喜歡貓!你從來不用遛貓,但不遛狗哪兒行。要是外頭又冷又黑又下著雨,遛狗有什么好玩的!
    狗派女子打斷了她,這件事她非得理論一番不可!梆B狗的人更友好,”她反對說,“出門遛狗的時候,你也會遇到別的遛狗人,慢慢地你就交到了新朋友!
    兩人抬杠了好一陣子,出了店門還在爭論。女招待走過來,在收銀機上又錄入了一筆交易。
    “看到了吧,”她說,“我跟你說過的。人們享受選擇,而且因為做了選擇,他們離開的時候都開開心心的!
    我點點頭。但我忍不住想知道,除了她提到過的選項,客人們來結賬的時候還會面臨哪些別的選擇?
    她聳聳肩!疤O果還是微軟,”她說,“春天還是秋天,泡澡還是淋浴……”
    她身姿敏捷地走向另一張桌子,話音戛然而止。不過我猜,就算有時間,她也數不完。因為事實上,將人們劃入兩兩相對的陣營的辦法無窮無盡。從我們的復合身份里,你可以提取出任意多的相對面來。
    我想起曾經在《舊金山紀事報》上讀到過的一篇報道。顯然,臉書僅僅在社會性別認同方面就提供了七十多種類型供用戶選擇,而聲田(Spotify)上有差不多四千種不同的音樂體裁。在這個界線模糊、邊界日漸變化的混沌世界里,我們欣然接受無條件把自我加以分類的機會,我們將旗幟鮮明地釘到桅桿上。這些旗幟越明凈、簡單、不構成心理挑戰就越好。
    正如那兩個廣口瓶所證明的,我們甚至愿意為了這個特權付費。
    我們生活在一個分裂的世界里,分界線無處不在。最顯而易見的當屬國與國之間的邊界,邊界線的一邊是“我們”,另一邊是“他們”。城市也下轄若干區和街坊。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劃分出的界線也數不勝數。我們有性別之分,有種族之分。在我所居住的英國,人們甚至拿歐洲作為劃分標準,要么在歐洲之內,要么在歐洲以外。
    我們的大腦生來就自帶格式化控制板。漫長的進化史讓我們的大腦形成了內在的劃分機制。但我們怎么確保自己劃分出的界線是正確的呢?我們怎么知道該在哪里劃下界線呢?答案很簡單:我們辦不到。我們無從得知、無法確保我們劃下的界線的真實性。然而我們不由自主地劃下界線,因為世界太復雜,劃分界線能讓事情簡單點、可行些!翱尚小笔俏覀兊目是。
    試以學生的平均績點分(GPA)舉例。在學術界,學位候選人獲得什么等級的學位取決于求學最后一年的平均成績處于預定分數范圍內的哪一個位置。一方面,這完全合理,但另一方面,它真可謂統計學的噱頭。如果一個學生的平均績點分為七十,就說他有“一流的頭腦”,而另一個學生的平均績點分為六十九,人們就不說這話了,這樣做真的有道理嗎?
    這個問題不但會引發人們的哲學思考,而且也有現實意義。獲得一級和二級甲類學位的學生享有獲得更低學位的學生望洋興嘆的機遇?凕c分相對某個成績等級的位置決定了一些學生可以向更高一級的學位進發,其余學生的求學生涯則至此終結,夢想因此破碎,職業前景因此被毀。機遇之門的開合取決于我們在哪里劃下界線,這個說法有時候真的不是打比方,而是逐字落實的。2020年3月,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擴散,英國政府呼吁所有七十歲以上的人待在家里不要外出,以免罹患該病?荚嚨臅r候,只要考分高于七十,機遇之門就會敞開;而論及新冠肺炎,七十歲以上者的外出之門就此緊閉。
    ……
    我的“慘遭劇透的驚喜”就是你的“與人分享的秘密”。
    如果我們想飛黃騰達,就得學會這一招。它源于我們大腦對非黑即白的原始偏好。不過,如果想發這個大招,我們先得滿足一些前提條件、遵守一定的規則。我們需要了解它的原理,它為何有用,何時有用。還有或許最重要的是,我們得警惕他人沖我們出這一招。
    隨著我們對影響力的探索歷程的深入,我們會發現大腦在根據現實生成粗略的原始地圖的同時,它本身也是一張地圖。一張古舊的、過時的、飽經風霜的地圖。這張地圖上有三條主要的折痕——打還是逃,我們還是他們,對還是錯。知曉這些折痕的存在以及地圖的開合方式之后再去查閱會比隨意打開它后不知從何下手好很多。
    我們將會得知,大腦對世界進行“二選一”二元劃分的默認設置影響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體現在我們所做的每一個判斷或決策中,標志著我們祖先為了在史前殘酷的殺戮場上克服困難活下來,在進行兇狠、英勇斗爭中代代傳承下來的杰出認知能力!痘叶人伎肌愤@本書援引從法醫科學到社會科學再到認知神經科學的洞察,涉獵團體之間的動態以及語言、注意力和思維三者交匯前沿爭議激烈的晦暗之地,對認知科學、進化科學和說服力科學進行了獨一無二的、開拓性的融合。
    簡而言之,它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社會影響力理論。我將之稱為超級說服力。這個理論在現代最醒目的四大新聞報道的文化、政治高爐里經歷了長足的概念淬煉。
    世間的一切都排列在一個連續統上。平均績點分、膚色,就連我們對貓或狗的偏愛也不例外,即便是那兩個廣口瓶也強迫我們進行非此即彼的票選。世間的一切都是灰色的。然而,為了理解現實,為了弄明白其中大量不同元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和相互作用,我們需要一種能力來把這個無定型、無結構的連續統分解成較小的、銳度較高的、獨立的、一口大小的片段。我們需要在世間無窮無盡的灰色中劃出道道線條,創建一個虛幻的棋盤式表面,然后在這個表面上移動、感知和推理,我們好比一枚枚理性的、有思維能力的棋子,井然有序,進退有度,一板一眼。正如數學家兼哲學家阿爾弗雷德·諾爾斯·懷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所言,我們需要創造一個“具體性誤置之謬”(fallacy of misplaced concreteness)。
    國際象棋游戲之所以玩得下去是因為棋盤是黑白二色的。生活之所以得以持續,是因為我們的大腦是黑白二元的。但智慧體現在知曉灰色的存在;體現在一種深層次的領悟,那就是雖然我們作為認知大師,命中注定要下這盤棋,但棋格也好,甚至棋盤本身也好,并非真實存在的。
    用黑白二色銘刻下來的是最古老、最簡單、最強大的真相,是弗雷迪未能捕捉到的真相。夢幻就是真實人生。因為一切都非常重要。一切對我來說都非常重要。

后記

  

    2016年6月29日,四十一歲的阿聯酋國民、阿布扎比一家企業市場營銷公司的老板艾哈邁德·阿爾·門哈利(Ahmed Al Menhali)站在俄亥俄州埃文市一家酒店外面用阿拉伯語打電話,不想招來一群全副武裝的警察朝他大聲叫喊,命令他趴在地上。三周后,在佛羅里達州棕櫚灘,兩名坐在車里打增強現實游戲《口袋妖怪Go》的青少年被當地一名屋主用手槍打死。接著,2017年2月23日,警察在曼徹斯特雷文修姆火車站用50000伏的泰瑟槍電擊一位盲人。
    這三個事件之間沒有關聯,但它們有一個共性,即每個事件的受害者都在突然之間發現自己成為惡性范疇劃分這一錯誤的犧牲品,他們的攻擊者因為范疇劃分錯誤怪誕地扭曲了現實。
    在阿聯酋商人案例中,目擊者看到他身穿白色傳統及踝長袍、戴頭巾,聽到他用母語打電話,于是撥打911電話報警稱:“有一個拿著一次性手機的可疑男人,他有兩個手機,戴著頭巾……似乎正在向伊斯蘭國發誓效忠!
    在佛羅里達《口袋妖怪Go》兩位玩家案例中,涉事屋主在凌晨被“屋外傳來的巨響”驚醒,他出門查看,發現兩名青少年坐在一輛車里。他走近那輛車,聽到其中一人說了一句“你有收獲嗎?”之類的話,于是認為他們是犯罪分子。他站到車前,喝令兩名青少年不許動,結果車加速朝他開過來。他沒覺得這是兩人害怕之下的反應,而是將之解讀為他們要么想逃,要么想撞死他。
    最后,至于那位盲人,有人誤以為他的折疊式手杖是武器,于是報警說有個持槍男子在火車站里晃蕩。警官們抵達現場前有足夠時間把這個人錯誤地歸入“槍手”范疇,正如俄亥俄警察有足夠時間形成刻板印象,將那位阿拉伯商人歸入“恐怖主義者”范疇。所以,當他們拿著泰瑟槍、牽著警犬來到站臺時,他們“看到”的不是一位帶著折疊式手杖等火車回家的無辜盲人,而是一名持槍的瘋子。 心理學家和腦科學家對范疇劃分的陰暗面研究已經進行了相當長一段時間,這個問題確實值得研究。有時候,范疇劃分錯誤的受害者未能幸免于難,在錯誤的時間出現在錯誤的地點,后果可能是災難。 2014年8月9日午后不久,在密蘇里州圣路易斯北面的一個郊區弗格森的坎菲爾德大道上,二十八歲的白人警官達倫·威爾遜(Daren Wison)朝十八歲黑人青年邁克爾·布朗(Michael Brown)的身體連開六槍,因為他看到后者朝他撞過來時把右手插進襯衫里面的腰帶位置,覺得很可疑。此前兩人曾經有過爭執,布朗被認定為當地一家便利店搶劫案的嫌疑人,他多次出拳伸進威爾遜的巡邏警車車窗打威爾遜,據稱還試圖奪走威爾遜的槍,結果槍在兩人扭打時意外或非意外地走火,布朗拔腿就跑。威爾遜下車追趕,朝布朗開了一槍沒打中,他還不斷大聲要求布朗站住趴下。 布朗終于停下腳步。然而,他沒有聽從警官的指令趴倒在地,根據威爾遜的敘述,他反而發出一聲“悶哼”,掉頭朝威爾遜撞來。威爾遜的最后一槍打碎了布朗的頭骨頂部,年輕人喪生了。 邁克爾·布朗槍擊案上了世界各地的新聞頭條。哀傷的追悼會和燭光搖曳的守靈儀式很快被全面內亂取代。占弗格森人口多數的黑人社群多次同執法部門發生沖突,這個部門全副武裝,吸取911事件教訓配備了軍事武器和防爆裝備。沖突原因是后者用武力強行控制了該城幾個敏感地區。槍擊硝煙味尚未散去就有目擊者聲稱,布朗在逃跑時背部中槍。也有目擊者說,他當時高舉雙手。種族問題是這個事件的核心。 在冗長的法律程序終于走完后,大陪審團發出裁定,不予起訴達倫·威爾遜,緊張局勢再次爆發。圣路易斯郡檢察官羅伯特·P.麥卡洛克(Robert P.McCulloch)得出結論稱,沒有足夠證據駁倒威爾遜出于自衛開槍的主張,而且司法鑒定和可靠目擊者證詞證實了威爾遜對那個決定性的下午發生在坎菲爾德大道上的事件的報告。 “我們或許永遠都不會知道究竟發生了什么,”時任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評論說,“但威爾遜警官和被指控犯罪的其他人一樣得益于正當法律程序和合理懷疑標準! 有關正義是否在弗格森得到伸張的辯論仍然如火如荼。2014年11月,達倫·威爾遜出于自身安全考慮辭去警察職務,此后他一直沒有另行求職。2016年5月,邁克爾·布朗的母親萊茲利·麥克斯帕登(Lezley McSpadden)出書,從她兒子的角度詮釋整個事件。她提到監控錄像拍下的她兒子被槍擊前在受指控搶劫的便利店里遞給店員一個可疑包裹,臨走前還推搡一個貌似抗議的店員的鏡頭,她小心翼翼,這可以理解!笆嗣腌姟彼粺o心酸地寫道,“……根本無法代表十八年的生命! 奧巴馬說得對,我們永遠無法確定那天在弗格森發生了什么。但我們能確定一點,基于種族對意圖、動機和行為進行范疇劃分可以毫不夸張地讓人們看到不存在的東西,無論這樣東西是一把槍,朝槍的一撲,還是舉手投降。 北卡羅來納大學心理學和神經科學教授基思·佩恩(Keith Payne)比任何人都清楚這一點。早在2001年,即達倫·威爾遜與邁克爾·布朗的視線首次交會前十三年,他就著手回答過一個簡單的問題:我們的種族劃分真的會影響我們看到什么嗎?還是說,范疇劃分的影響更微妙,更有“心理”性質? …… 然而,這種表決跟眾議院、下議院等處的政治表決有一點不同,我們的神經學選民不得棄權。一個神經元要么放電要么不放電,不存在能讓神經突觸騎墻觀望的電化學圍籬。沒有緊張不安、勝負懸于一線的重新計票,也沒有冗長的第二次公投。它非黑即白、是非分明,要么接受要么放棄。我們的腦細胞和神經細胞按照神經生理學家所稱的“全或無”原則行事。也就是說,就我們做什么而言,我們要么站起來去弄咖啡喝,要么繼續做手頭的工作。我們在這個過程的任何時點可能在想什么無關緊要,我們可能對要不要休息一下感到猶豫不決,我們可能為此煩惱好幾個小時?梢惶煜聛,當我們拿出記錄自己做了什么、沒做什么的賬簿供公開審計時,一切都一目了然了。 要么攝入了咖啡因要么沒攝入,要么撞了雙子塔要么沒撞,要么過了馬路要么沒過,兩選一,沒有兩者得兼。我們每做一個決定就劃下一條界線,把我們在決定前做什么和在決定后做什么區分開來,這條界線既存在于時間維度上(“之前”和“現在”),也存在于空間維度上(“這里”和“那里”)。它可能只占了幾毫秒時間或者幾毫米空間,但這無關緊要。隨任何選擇而來的都是選一條路走并放棄走另一條路,跨越時間的路,跨越空間的路,我們不能同時出現在兩個地方,我們也不能在同一個地方橫貫兩個不同時間,我們是徹頭徹尾的極端主義者。 我們的大腦是激進的坩堝,當一個神經元下定決心時,覆水難收。 這樣一來,我們就有了一點小麻煩。我們的大腦可能由一幫全或無的魯莽之徒掌控,被一群狂熱的充滿革命斗志的由神經元構成的激進民兵組織占領?晌覀兊纳,我們行走的地貌,是用一種完全不同的范疇劃分語言編碼和加密的,其形而上稠度大相徑庭,我們所生活的世界并非二元分化、非黑即白,它是一個連續體。我們所居住的環境并不“是非分明”“要么這個要么那個”“非此即彼”,它由或許、概率和灰色區域組成。 這個悖論既突兀又難解。如果大腦是一個由好斗的、不成功則成仁的指令神經元組成的無可估量的、迷宮般的集合,那么它們必須回應的行動號召就是同它們的極端主義電化學協議完全不相容的相異任務。然而,我們還是回應了,因為我們需要決策。蛇必須同樹枝區分開來,行兇搶劫者必須同非行兇搶劫者區分開來,恐怖主義者必須同非恐怖主義者區分開來,事情就是這樣。 回顧全書,我們多次看到界線是我們最強大的保護者。劃分界線就是做區分,就是創建范疇。它鎮壓信息暴動、認知和知覺障礙的威脅的辦法是把不守規矩的烏合之眾、燒殺劫掠的他者逼入困境,也就是那些鄰近的、附屬的、逐漸滲透過來的,源自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所說的“有待了解的現實的豐盈”的刺激,然后將它們隔離到心理密封現實的圍欄里。這樣一來,蜂擁而至的萬事萬物就在概念上被歸納入單一的、離散的、孤立的范疇里,便于控制和遏制。 “任何事情都應該力求簡單,但不能過于簡單!卑柌亍垡蛩固乖浾f過。 界線就是我們的簡易魔杖。然而問題在于,簡易處于一個連續統當中,而這個連續統復雜得無可估量。

精彩頁(或試讀片斷)

  

    2003年一個和煦的夏日,林恩·基姆西(Lymn Kimsey)去上班的時候根本沒有想到,那天發生的事情會把她接下來四年的人生變成一部令人毛骨悚然的心理驚悚電影里面的一個險惡曲折的支線情節。那天晚上,為司法部部長工作的她在接受完證人培訓、聽取過案情簡報之后駕車駛上高速公路回家,不想卻遭遇電影《沉默的羔羊》里那個斗雞眼昆蟲學家皮爾徹博士(Dr.Pilcher)的真人版。
    當年早些時候,亦即7月6日星期日上午,一位名叫喬安妮·哈珀(Joanie Harper)的婦女同她的三個孩子以及她母親俄涅斯汀·哈珀(Earnestine Harper)在加利福尼亞州貝克斯菲爾德市的一座小型社區教堂做禮拜。這天是他們家的大日子。喬安妮六周大的小兒子馬歇爾第一次上教堂。禮拜結束后,全家人一起去當地的一家小飯店用午餐。飯后他們回家午睡,準備晚上再去教堂做禮拜。喬安妮和孩子們都睡在離家門最遠的臥室里,她母親則睡在房子另一頭的臥室里。
    總之這是她們的計劃。但那天晚上,沒人在教堂禮拜儀式現場看到哈珀一家。
    星期二上午、哈珀家的友人凱爾西·斯潘(Kebsey Spamn)決定去探望一下喬安妮、她母親和孩子們。后者不但沒參加星期日晚禮拜,而且此后音信杳然。此外,他們也不接電話;蛟S是出事了。
    凱爾西試圖用喬安妮交給她保管的鑰匙打開哈珀家的邊門,但她打不開。鑰匙能轉動鎖眼,但門里面被什么東西頂住了。她走到房子后頭,推了推那里的玻璃拉門。令她驚訝的是,門開了。這太奇怪了,喬安妮一直不忘查看這扇門是否上鎖的。凱爾西進到屋里朝喬安妮的臥室走去。
    那個星期二早上七點,貝克斯菲爾德警察局接到了報警電話。電話是從第三大街901號打來的,是喬安妮家。在出警后,就連經驗最為豐富的警官們都被現場驚到了。
    喬安妮被發現的時候是趴在床上的。有人用0.22口徑的手槍朝她頭部開了三槍,手臂開了兩槍,同時她還身中七刀。
    四歲的馬克斯·哈珀(Marques Harper)也圓睜雙眼倒在同一張床上。他的頭部右側中槍,右手指尖被咬到見骨。刑偵人員說這是一種恐懼反應,馬克斯應該是見到了殺手,他本能地把手指頭塞進了嘴里。
    才兩歲的林賽·哈珀(Lyndsey Harper))倒在床腳,去教堂時穿的小藍裙子還沒脫掉。她被從背后一槍致命。
    警官們在門廳里發現了喬安妮的母親俄涅斯汀的尸身。她臉上有兩個大大的槍眼,是被近距離射中的。她身邊還有一把手槍。
    無論入侵者是誰,當時她顯然決意抵抗到底。
    喬安妮六周大的兒子馬歇爾一時沒被找到,警官們還以為他失蹤了,但最后發現他藏在他母親身邊的一個枕頭下面。同他的姐姐林賽一樣,他也是被從背后一槍致命。
    警方加快偵查節奏。不久后,一名重大嫌疑人浮出水面——四十一歲的文森特·布拉澤斯(Vincent Brothers),已經同喬安妮·哈珀分居的丈夫,貝克斯菲爾德市的社區骨干。布拉澤斯是個居家男人。他在諾?酥萘⒋髮W獲得學士學位,在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獲得教育學碩士學位,1987年入職當地一所小學,八年后經過層層提拔當上了副校長。
    然而,布拉澤斯還有不為人知的一面。雖然喬安妮顯然愛過他,也努力維持過兩人之間的關系,但他們分分合合。2000年,他們結婚還不到一個月的時候就分居過?墒钱斈晖硇⿻r候喬安妮生下了兩人的第二個孩子林賽。同兩年前他們的長子馬克斯出生時一樣,林賽呱呱墜地時布拉澤斯并不在場。2001年,他們的婚姻被廢止。布拉澤斯提出的申請理由是性格不合,而喬安妮聲稱對方欺詐,她說結婚時不知道布拉澤斯有過兩任前妻。
    事后看來,要是喬安妮知悉兩任前妻的存在,她或許就不會喪生。1988年,布拉澤斯因為虐待第一任妻子被判入獄六天,緩期執行。1992年,他再次成婚,結果隔年他的第二任妻子提出離婚起訴,稱他有暴力傾向,還威脅要殺掉她。接著,1996年,布拉澤斯在自己家里性侵了自己學校里的一名女同事,當時他才當上副校長。地區檔案顯示,那位女同事稱布拉澤斯將其拖進臥室,對她拳腳相加,還拍下了照片。雖然她向地方當局報告了此事,但警方說服她不要起訴,因為布拉澤斯是“社區楷!。
    2003年1月,喬安妮和布拉澤斯在拉斯維加斯再次結婚。但當年4月,由于布拉澤斯和喬安妮的母親俄涅斯汀之間的矛盾,布拉澤斯又一次搬了出去。5月,馬歇爾出生。六周后,馬歇爾死了。2007年2月此案最終開庭時,媒體曝光率極高。檢方認為兩人的關系顯然不穩定,男方不但有暴力傾向,還出軌。事實上,檢方把起訴重點放在布拉澤斯連續出軌上,并提出他殺人的主要動機是貪婪:布拉澤斯不想贍養越來越多的家人。
    他在2004年4月遭到逮捕,被指控犯下五樁謀殺罪。受審時,他申辯無罪。
    P16-18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天堂最新版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人成在线播放,三体在线高清免费观看完整版